借月光定格光影,借一扇窗窥得世界。李统鉴是映照于窗面上的万般色彩的记录者,又让窗外明晖倾洒在身上,在光影交织中感受这世间的熙攘。
待把明月盛入怀
热爱的形成如同一点红墨滴入水中,随着时间的迁移慢慢溶解于生活,鲜艳了行动的底色。李统鉴对摄影的热爱是一个从懵懂到逐渐探索的过程。“我很小的时候就能接触到摄影设备,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现了摄影的乐趣,自己就会尝试用摄影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在谈及摄影的初衷时,李统鉴如是说道。
“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拖延犹豫将不断滋养恐惧。”在李统鉴看来,能有一件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并不容易,既然有了心之所向,便要付诸行动。于是,在中学时期,他便加入了摄影社,并和当时摄影社的社长一起筹划拍摄了一套以少数民族为主题的人物写真。从搭影棚、找模特、后期制作,到最后把照片制作成明信片出售,李统鉴都亲眼见证并且参与了其中的摄影环节。再次回忆起这段经历,李统鉴谈到:“虽然当时作为中学生能力十分有限,但社员们的团结、师生们的热情和学校的支持让这段经历变得难得且无法复制。”通过这次经历,李统鉴收获了摄影上的成就感。他用相机记录当下具有独特意义的画面,让摄影不止步于简单的热爱,更是成为实现个人价值的助推力。
当得知一位曾担任过人大网新社社长的学长,同时也是他中学所在摄影社的前辈时,李统鉴更是惊叹于摄影所带给他的意料之外的机遇和缘分。“所以拓宽自己的爱好和接触的领域,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也正因为许多人对摄影有着共同的热爱,让李统鉴能够与他们进行思想的交流,产生温情的共鸣,在追求热爱的途中不觉孤独。
追逐月亮的旅人同样也在被月亮照耀。对于李统鉴而言,在他追求摄影风格个性化的同时,摄影也让他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见解。“苍茫月夜下,空地广阔,远处寺庙朦胧若现,于凄凉处增添烟火。”这是李统鉴在疫情时期拍摄的一张摄影作品中所呈现的画面。然而时至今日,城市化的扩张尽数在这片空地上展现——寺庙已被拔地而起的高楼遮挡,空地被居民用地占满。“一年以内就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但这样的一张照片记录下了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也让我对瞬间和永恒、历史和当下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李统鉴将这种形式与内涵的融合看作是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的一种推广和延伸,从而找寻到续航摄影热爱的动力所在。
“摄影师的一只眼睛要睁的很大,用来观察取景器;另一只眼则要闭上,窥视自己的灵魂。”在布列松等摄影大师们摄影理念熏陶下,李统鉴对“摄影爱好者”的角色定位也有自己特殊独到的见解。对于“摄影师作为背后创作的主体,其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把握好按下快门的时机”这样的说法,李统鉴并不赞同。他以胶片摄影举例,从底片、暗房的准备到场景、人员布置,再到拍摄、底片冲洗和装裱,整个过程都需要摄影师发挥主动性。即使身处镜头之外,他也不希望因为过分追求他人的价值认同而放弃自己对作品的主导权。
光与影给了李统鉴创作的形状与脚本,让他能映照世间精彩,亦让他能守护心中纯粹,向前拥抱月亮。
光影随行伴长路
如同在摄影领域对个性的追求一般,李统鉴对个人的道路选择同样也有着明确的定位。步入大学这一人生节点后,不乏对自身未来道路选择感到迷茫的人。对此,李统鉴有着自己的看法。“忙起来就不会感到迷茫”,他如是说。如果仅在原地等待,那迷茫自然如影随形;倘若有所行动,无论是专注于当下的小目标还是面向未来的长期理想,都能找到前进的方向。“可能是因为闲暇太多,才会产生不知道该做什么的迷茫”,无论是在大创课题中奔忙,还是在不同实习工作中积累经验,他始终保持着对专业学习的热忱,不断增强自身专业技能;除此之外,他仍坚持定期外出摄影、参与乐团的训练,用艺术充实着自己的闲暇时光。而空虚和迷惘藏在那些光阴的缝隙里,只有付诸行动,一直走在前进的路上,才能在每一次选择时从容不迫、坚定方向。
同时,李统鉴也谈到,“每个人需要活出自己的独特性”。不同的人要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效用函数,寻求令自己获得最大满足感的事业并在这一领域实现价值,而非盲目与他人比较,丢失本心。
当被问及对个人公众号“月光下的毛线团”的态度,李统鉴表示,他从不以吸引拥趸为目的,而是将其作为一个自我表达的平台。对他而言,这里更像是安放躁动念头的乌托邦,“也许关注的人不多,就当作自己用于宣泄的窗口。”他如是说。无论是对自然造物的取景,还是对人间烟火的捕捉,在银盐反应或感光元件进行曝光之后,呈现给观者的不仅仅是画面的单纯构图景深,亦是对照片背后故事的思忖。于他而言,摄影爱好者的角色给予他根植于内心的成就感,而非源于功利心的驱动,“算是给自己保留的一片净土吧”,每当提起摄影,他都表现得尤为珍重。纯粹热爱所带来的是独属于他的附加值,随着他个人兴趣爱好的发展,他也有了更多机会触及更广阔的空间,无论是与旧时所在摄影社前辈的奇妙相遇,还是因在校承担摄影工作获得赴日文化交流的机会,摄影于他而言并非仅止于消遣,更是一扇涵括万物、窥见世界的窗。
公众号不仅是发布摄影作品的平台,李统鉴也常常在这个平台上借助文字与配乐表达自身的思考与感悟。他笑言自己对音乐的“古板”品味,这源自幼时起的管弦乐学习,这样的爱好给他带来了许多意料之外的惊喜。校图书馆视听室提供的数字音乐留声机令热爱古典音乐的他为之雀跃,“那天发现学校图书馆设施完备的视听室就很惊喜”。他的生活之诗中充盈着别样的韵脚,那些为常人所忽略的小细节成为他生活中独有的点缀。这份善察来自于对艺术赤诚的热爱。他踏月光而行,并非踽踽,自然有艺术随行,从容相伴。
望月笃行至坦途
除了用镜头记录万般色彩之外,李统鉴也透过心窗感受世间熙攘,他更主动地敞开胸怀拥抱世界的万里之路,用心感受时代的细致纹理。
李统鉴选择主动尝试“大创”,深入探寻,以求一次“精准立项”。他走入扶贫第一线,去感触一回贫困人民的真实心跳。李统鉴拥有一双洞察社会的慧眼,“异地搬迁是否落实?”、“搬迁群体是否顺利融入?”怀着这些问题,他将双脚踏入了云南贫困县的土壤里。前行的道路是坎坷的,调研返回途中,暴雨让山路出现了滑坡,一行人被困在了泥泞的路上。然而,这些并不能阻碍他的脚步。
在此期间,李统鉴常能将冷静的目光投射在易地扶贫搬迁的村寨上。在他眼中,这些坐落于西南地区群山之间的村寨构画了一幅贫困与自然、人与土地、历史与发展的立体图景。调研过程中,一些扶贫工作干部的故事令他切实感受到了易地搬迁脱贫工程的浩大,在扶贫干部的协助下,他几乎走遍了全村各户,亲自去探访置点的贫困村民,与他们进行面对面交谈,这也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此,他将调研期间的移民景象与中国广袤大地上发生的各种大规模迁徙联系起来,发掘出了其中共通的主旨——存续与变革,将自己深深嵌入了时代的齿轮中。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历史节点上,我们完成了一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项目。”他如是说。这次亲身实践,使李统鉴深刻了解到扶贫工作的艰难,洞悉出依然存在的现实问题。经此体验,他以独立思考与切身实践为纽带,将大学与社会生活联结了起来,这是一种成长,更是一种蜕变。
摄影爱好者有着纯粹的热爱,似明月挂苍穹,引人前行。而对李统鉴而言,他的明月更是有着人文关怀的内涵,在月光的指引下,他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对于社会现象总有着独到的见解。
“工作意义感”是社会长期聚焦的重要论题,对此,大三的工作实习经历也令李统鉴感触良多。上班路上,从地铁十号线到十三号线,李统鉴望着低头刷手机的“打工人”,感觉到了身份的虚无。“身份在转变,转换有界限”是他对实习生活最直接的认识。在工作中,他发现,很少有人会为你指出错误,这与学校里直接指出问题的模式是截然不同的。他逐渐明白,走入社会,便意味着试错机会的减少与责任的增加。同时,每天连轴转的工作也使他意识到:工作带来的疲倦与劳累不可避免。因此,每个人应该努力探寻工作的意义,让它变得充实而有价值,而非成为生命旅途中的负担。
“热闹中著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冷落处存一热心,便得许多真趣味。”李统鉴拥有冷眼与热心,观察世间百态,感受人间冷暖。他跳出自我,迈向世界,笃行至坦途,回首望去,一身都是月。
月色洒落在窗棂,倒映出光影。月色随心,李统鉴为每一瞬镜头献出滚烫的热忱,定格出世间温情;月色随行,他迈开步伐,每一步脚印都走得踏实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