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系2024年春季学期半月谈”学术论坛第122期讲座成功举办-yb体育app官网
2024年6月5日上午,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2024年春季学期半月谈”学术论坛第122期讲座在求是楼343会议室成功举办。来自新南威尔士大学管理与政府学院的josh keller教授作题为“integrating chinese and western perspectives on paradox theory: it’s a paradox”的讲座,分享其对于悖论理论在中西方文化视角整合中的思考和在组织管理研究中的启示。此次论坛由陈雯讲师主持,刘松博教授、骆南峰副教授、赵锴副教授、李海蓉副教授、冯雯讲师、毛凯贤讲师、王亚婷讲师等教师,以及五十多位来自劳动人事学院、商学院与外校的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在分享中,josh首先阐述了他对文化与悖论关系的独到见解。他用一系列具体例子指出,不同的文化在看待同一问题时,往往展现出多元化的观点,甚至在同一种文化内部,不同流派之间也可能存在对立的看法。这种复杂性远超过简单的“非此即彼(either/or)”或“两者兼得(both/and)”的逻辑,而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描述这种关系,也需要引入悖论的视角。
josh详细阐述了如何借助悖论的视角,将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与西方理论及研究进行整合。具体而言,他从悖论理论出发,剖析理论化过程中的两组对立张力:描述性与规定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描述性理论化的核心在于阐释矛盾的本质——即是什么(what)、如何发生(how)以及为何发生(why)。相对而言,规范性理论化工作,倡议运用悖论视角,更多关注运用该视角后的结果。普遍性理论化与特殊性理论化则代表了悖论是普遍存在的(既作为现实世界固有的一部分)还是特殊产生的(即作为社会构建的产物)这一认知论视角。
基于这两组张力,他构建了一个2 x 2的类型学(typology)模型,横轴两端分别代表描述性与规定性,纵轴两端则分别代表普遍性与特殊性,以及相应的理论框架,旨在帮助研究者在悖论理论的视角下理解、规划不同类型的文化议题与研究设计。例如,描述性与普遍性的结合,代表着可以运用某个本土文化理论来进行实证研究,检验普遍规律;描述性与特殊性的结合,代表着可以运用本土文化理论来深入探讨特定文化;规定性与普遍性的结合,则代表着提炼来自本土文化中的适用于所有文化的普遍原则;而规定性与特殊性的结合,则可以是对源于中国的独特文化价值观的识别。更近一步地,josh指出,该模型中的这四种研究范式之间的深层关系,是需要研究者们灵活地在其中进行切换与整合,使其相互助益,进而实现整体研究的深入发展。为了具体说明这一点,josh以其最新工作论文中的“无为”这一源自道教、但在禅宗佛教与现代西方文化中得到推广甚至流行的哲学思想为例,详细展示了如何运用这一理论框架在组织管理研究的不同层次(组织、团队、个人)中开展具体研究。
最后,josh概述了如何结合中国哲学和悖论理论来深化组织管理的研究。他强调,最理想的研究范式是在悖论理论这一元理论(meta-theory)视角下,既能够区分又能够整合上述四种研究范式,在动态均衡中推进组织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而这需要社群里的研究者们加强对话与合作。在随后的问答交流环节,多位师生与josh就悖论理论的四个维度及构建的类型、“无为”概念的具体内涵、以及其在组织管理研究中的应用与实证挑战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本次学术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协办。此次josh keller副教授的分享增进了我院师生对于组织理论的理解,为我院师生在组织管理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整体构建未来研究议题的方法论,对于提高我院研究质量和学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