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周广肃在国内顶尖期刊《金融研究》发表论文-yb体育app官网

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周广肃在国内顶尖期刊《金融研究》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1.12.30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劳动关系系副教授周广肃与北京大学李力行教授等合作撰写的论文“智能化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基于就业广度和强度的分析”被《金融研究》正式接受发表。《金融研究》创刊于1980年,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中国金融学会主办的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正式出版物,具有较强的国内外学术影响力,是中国人民大学认定的中文a类期刊。

自动化和智能化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对生产效率和经济增长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随着“互联网 ”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的理念和技术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并对传统的社会秩序和价值体系产生重大冲击。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在拉动经济增长动力的同时,也对很多传统职业产生了冲击,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可能在智能化的浪潮中被机器和自动化技术替代。

该文将美国劳工部标准职业代码与中国职业代码相匹配,基于frey和osborne(2017)对美国各种职业被智能化替代概率的估计结果,估算了各职业被智能化替代的概率。匹配结果显示,不同职业被智能化替代的概率存在较大差异:一些程序化、高重复、低技能的工作被替代的概率较高,如机械制造加工人员、食品饮料生产加工及饲料生产加工人员等;而另一些特殊化、高技能、创造性的工作岗位被智能化替代概率较低,如各类技术人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等。接下来,利用多个年份的人口普查和家庭调查微观数据以及欧盟的机器人使用数据,该文将个体劳动者被替代的概率加总得到城市层面的工作岗位被替代指标,并在城市层面和个人层面估计了智能化对就业广度(就业人数)和就业强度(工作时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智能化对中国劳动就业产生了明显的替代作用,一方面减少了就业人数的增长,另一方面却增加了在职劳动力的工作时间,分样本分析发现女性、低教育劳动者、大龄劳动者、移民等劳动力市场中相对脆弱的群体所受的冲击更大,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效果呈现增大的趋势。

该文的研究尽管侧重于相关分析而非因果关系的推断,但也为讨论自动化和智能化对中国劳动市场带来的冲击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证据,具有明显的政策含义。中国在大力推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的同时,需要注意其对劳动力市场产生的潜在冲击。首先,需要全面评估智能化对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影响,因为智能化并不是一种中性的技术进步,其对于不同行业、不同特征的劳动力将会产生差异性影响。其次,需要对那些劳动力市场中相对脆弱的群体(如女性、低教育劳动者、大龄劳动者、移民)给予更多地关注,通过进行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努力提高其劳动技能和人力资本,以便应对智能化对其就业机会的负面影响。最后,也需要关注智能化对劳动时间等劳动者福利所带来的影响,尤其需要警惕智能化可能带来的收入和社会阶层的极化现象,需要在利用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提高劳动者福利和维持社会公平。

周广肃,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青年学者,曾在美国兰德公司任访问学者、曾任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和副教授。周广肃博士长期致力于应用经济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关注劳动力市场、数字经济、收入分配等研究议题。他曾在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china economic review、《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等中英文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出版专著1部。他的研究曾获得刘诗白经济学奖、《经济学》(季刊)最佳论文奖、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二等奖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