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yb体育app官网

孕育(1977-1982)

响应拨乱反正,中国人民大学复校后成立劳动经济教研室

1977年

赵履宽教授在《人民日报》头版发表文章《驳“四人帮”在劳动报酬形式问题上的谬论》

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面拨乱反正、实施改革开放。同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校。赵履宽教授经请示学校时任主要负责人,创建了中国人民大学劳动经济教研室,是为劳动人事学院的前身。

1981年

赵履宽教授当选为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劳动经济教硏室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2年

国务院将原国家劳动总局国家人事局、国务院科学技术干部局和国家编制委员会四个单位合并,成立劳动人事部。新成立的劳动人事部很快决定,要建立一所自己的直属院校,培养劳动人事方面的专业人才。劳动人事学院筹建小组正式成立。

建院(1983-1992)

顺应改革开放,创办国内唯一的劳动人事学院

1983

劳动人事部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向教育部、国家计委提交“关于合办劳动人事学院的报告”并获批准。劳动人事学院设有劳动管理、工资福利和人事管理3个专业,同年开始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并开办劳动经济和人事管理干部进修班,学员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劳动人事部门选派。

1985年

根据国家教委专业设置目录,将劳动管理、工资福利合并为劳动经济专业,

1986年

学院人事管理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首届劳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同年在全国率先招收劳动经济学专业社会保险方向硕士研究生。

1987年

学院成立劳动经济、劳动管理、人事管理、政治与行政、社会保险与社会工作、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六个教研室。

1988年

成立劳动人事学院组织行为研究所。

1989年

学院人事管理专业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首届劳动经济专业本科生毕业。

1990年

学院成立劳动科学实验室

1991年

劳动人事学院与北京市海淀区人事局共同组建“明星人才评价中心”,这是全国首家运用现代人才评价理论和技术为社会服务的机构,在全国发挥了示范效应。同年,学院组织编写了劳动经济和人事管理学科专业系列教材,由学院教师任主编。教材共 14 本,由红旗出版社出版发行,在学科领域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

1992年

赵履宽教授出任劳动人事学院院长

转型(1993-2002)

适应市场经济,引领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变革

1993年

学院对教研室设置进行调整,改为劳动经济、人力资源管理、行政与人事管理、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专业基础课五个教研室。同年,成立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评价中心。

学院本科专业调整为劳动经济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社会工作与管理(社会保障)三个专业。同年,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在全国率先开始招收本科生。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沛瑶出任劳动人事学院名誉院长。

1994年

学院成为国内第一家招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学院。同年,学院成为中国首个劳动经济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赵履宽教授为第一位博士生导师。

1996年

学院首次开设英文课程,为研究生讲授人力资源管理。同年率先在全国招收劳动经济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在职研究生。

1997年

董克用教授出任劳动人事学院院长。同年,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研究所。

1998年

根据国务院学科目录,学院劳动经济本科专业正式更名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设立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点。学院教授参与起草的《华为基本法》,成为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变革的经典之作。

2000年

根据国家关于中央部属院校全部划归地方统一领导的要求,劳动人事学院隶属关系完全归属中国人民大学。同年,曾湘泉教授出任劳动人事学院院长。

2001年

学院劳动经济学科获评当时全国唯一的劳动经济学国家级重点学科。

2002年

学院公布“学术立院、学术兴院”的指导方针和 “一个平台,三个增长点”的发展战略,设置劳动经济和劳动关系、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力市场四个教研室。同年,成立中国人民大学领导科学研究中心。

跨越(2003-2013)

定位“学术立院、学术兴院” 推动全面发展

2003年

学院获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点、社会保障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点,在全国率先开始招生。 同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研究所更名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曾湘泉教授应邀为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授课。

2004年

成立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

2005年

联合北京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创办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新年报告会。

2009年

成立劳动关系教研室、职业开发与管理教研室,开始面向全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同年,学院组织编写的教材《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丛书》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0年

学院承办第十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发起举办首届全球劳动科学院长论坛。同年,社会保障学科成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2011年

学院劳动关系(交叉学科)专业获批自设博士学位授予点和硕士学位授予点,成立中国人力资本审计研究所。同年,学院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工作学院、美国罗格斯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产业关系学院分别签署院际合作协议 。

2012年

曾湘泉教授获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学院与美国康奈尔大学产业与劳动关系学院、美国罗格斯大学管理与产业关系学院等分别签署院际合作协议, 学院与壳牌(中国 )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2013年

劳动关系本科专业获得教育部批准为新增特设专业, 并在全国率先招收劳动关系专业博士生。学院举办第三届全球劳动科学学院院长论坛,创立劳动科学教育基金。 同年,《光明日报》以整版篇幅发表专稿《走向世界的劳动人事学院》

提升(2014-今)

迈进世界一流,以“劳人之事、成人之美”为使命,以“七型劳人、七星学院”为愿景

2014年

劳动人事学院本科专业按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类开始招生。同年,杨伟国教授出任劳动人事学院院长。

2015年

学院设置劳动经济、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劳动关系、职业开发与管理五个系。成立人力资源与领导力开发中心、数据与案例研究中心、劳动人事学院校友会等。同年,举办首届人力资源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首届中国职业发展论坛、首期人力资源专场招聘会等。

2016年

与美国罗格斯大学合作成立人大-罗格斯全球雇佣与工作研究中心,举办首届国际学术论坛。

学院参与发起成立中国劳动经济学会,举办首届中国劳动经济学年会暨中国劳动科学年会。同年,还举办首届全球人力资源论坛、 首期北京人才沙龙、首届新就业论坛、首届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博士后学术交流会、首届 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首期中国首席人才官特训营、首期人大人力资源沙龙等。

2017年

学院劳动经济学本科专业获教育部批准为新增特设专业,创设中国战略人才官(sho)特训营,“一带一路”国家劳动与雇佣管制研究、中国残疾人家庭的社会支持机制建构与案例库建设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

2018年

学院启动实施博士研究生出国(境)研究-联合培养全员资助奖学金项目,首次组织师生参加国际劳工组织培训中心合办“培养新一代全球领袖”联合国大学生夏令营项目。

2019年

学院全面实施“申请-考核制”博士生招生工作方案,与美国罗格斯大学管理与劳动关系学院合办首届“劳动与人力资源管理前沿”夏令营,举办首届全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师研修班、首届中俄劳动研究网络论坛,赵履宽获聘第四批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曾湘泉获聘首批中国人民大学“大华讲席教授”,赵忠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20年

学院与美国罗格斯大学管理与产业关系学院签订“2 1”、“4 1”硕士项目;郑功成入选“四个一批”和“万人计划”国家级项目;郑功成教授团队的调研报告《关于巩固扩大四川梁山彝区脱贫攻坚成果的建议》获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中国就业研究所(曾湘泉教授团队)的咨询服务报告“2015-2017年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罗楚亮教授的著作《收入分配与劳动力市场研究》获得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21年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获北京高校就业创业金课,“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稳定和扩大就业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

2023年

赵忠教授出任劳动人事学院院长

网站地图